AcBel Polytech Inc. 康舒科技
能資源耗用與溫室氣體管理
環境永續管理
康舒依循國際永續趨勢、營運所在地之環保法規,以及客戶的要求,搭配自身持續改善的內部驅動力,我們將環境管理分為能源管理、水資源管理、廢棄物管理三個構面。其中能源管理主要以電力用量的管理及節能專案為主,水資源管理則著重於水資源的使用量與減量,廢棄物管理則以生活廢棄物與有害廢棄物管理為主,透過ISO系統的導入與查證,來確保各項方案執行的落實。
公司環境管理以ISO 14001 環境管理系統及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為基礎,依照「碳、水、廢棄物」不同,在全球主要營運據點導入ISO 14064 溫室氣體盤查、ISO 14046 水足跡盤查、UL 2799 廢棄物零填埋認證等國際標準,定期透過外部第三方驗證,確保管理系統的有效性,以更積極有效監控營運過程可能造成的環境衝擊,並開展出對應的管理方針。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與治理
康舒以宏觀的角度建置風險管理制度,提升企業組織韌性,但由於全球暖化導致氣候相關風險日益升高,本公司董事會「永續發展委員會」負責「氣候風險管理」事項,每年定期召開會討論相關議題。
「企業永續發展辦公室」為康舒氣候治理的專職單位,協同「策略轉型辦公室」負責召集與執行每年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之鑑別與評估作業,協助董事會確認潛在的風險,包括氣候變遷風險,以監督各作業風險得到有效管控,並提出改善建議。各功能部門依工作職掌評估風險因子的可能性與影響程度,妥善管理各項風險,擬訂必要的因應措施並落實執行。
各部門依職責評估風險因子的可能性與衝擊影響,妥善管理各項風險,擬訂必要措施並落實執行。另,公司內部組成「企業永續發展推行委員會」,每季追蹤「能源永續2030」目標達成進度,由各廠區或項目最高負責人進行確認,並提交年度執行成果至董事會進行雙向溝通。
各生產基地每月提報氣候治理方案執行狀況,由企業永續發展辦公室對齊能資源使用狀況及碳排量等氣候相關指標與目標進行統籌與分析,以確保方案的執行與成果符合公司氣候變遷的政策方向,每年度定期提交包含氣候變遷風險鑑別、碳管理因應對策報告至董事會。
各部門檢視評估出的風險和機會,以發生率為X 軸,衝擊強度為Y 軸,分別定義短期(0-3 年)、中期(3-10 年)、及長期(>10 年),繪製氣候相關風險、機會矩陣,針對中(中深色區塊)、高(深色區塊)風險進行財務衝擊評估與管理措施執行,逐級呈報結果給總經理、永續發展委員會、董事會評估及檢討,作為營運決策與增減財務資本支出之參考。同時滾動式調整各項目之短、中、長期因應策略,確保公司能持續營運,各議題詳細管理措施請參考康舒TCNFD 報告書。
康舒以氣候變遷下極端降雨當作危害度,極端降雨所引發之淹水、山崩和土石流作為脆弱度,據點位置為暴露度進行各據點氣候變遷下實體風險數值分析。其中危害度之評估,參考 IPCC 於 2021 年發布之第六次評估報告(AR6),在氣候變遷情境設定上結合國際氣候變遷研究界多個研究社群成果,採用多種共享社會經濟路徑(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 SSP)與代表性濃度路徑(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 RCP)相互搭配,推估 4 種情境矩陣組合(SSP1-RCP2.6、SSP2-RCP4.5、SSP3-RCP7.0 與 SSP5-RCP8.5)在不同時間尺度(短期:2021-2040 年、中期:2041-2060 年、中長期:2061-2080 年、長期:2081-2100 年)下之極端降雨危害度;脆弱度則參考我國政府公告之災害圖資進行災害範圍以及災害程度之分析;暴露度則根據康舒位於台灣境內之自有據點、康舒供應商、滬華供應商共 21 處據點坐落之位置。
最後將各據點脆弱度之風險分數依據風險分級矩陣分級為無風險、低風險、中風險及高風險三種風險等級,總風險則以所有脆弱度風險值最高之等級代表之。以下茲就康舒台灣據點在各氣候變遷情境下之風險進行說明:
康舒自有據點在各氣候變遷情境與各時間尺度下之風險等級如下表所示,結果顯示,共有 1 處(50.0%)自有據點在氣候變遷情境下均不具淹水、土石流、山崩潛勢,故分類在無風險等級;其餘 1 處(50.0%)風險因子鑑定為淹水風險,為位於台北市之據點,受到不同氣候變遷情境與各時期之降雨危害度,導致其風險等於介於「低」至「高」之間。
康舒針對自有據點擬定實體風險調適之短、中、長期策略,短期(1-3 年)以盤點既有資產之風險與建立面對風險調適標準作業程序(SOP)為主;中期(5-10)年策略以強化據點之抗災性以提升據點營運之永續性,如針對防洪、邊坡穩定措施之規劃;長期(>10 年)規劃則專注規劃據點營運之永續性,以下茲就康舒自有據點短、中、長期策略點列說明: